
|

| 香型 | 呈本品特殊香气 |
| EINECS编号 | 226-394-6 |
| 品牌 | 恒诚 |
| 用途 | 制药辅料,化妆品,日化等添加 |
| 英文名称 | Citral |
| 外观 | 油溶性液体 |
| CAS编号 | 5392-40-5 |
| 别名 | 橙花醛 |
| 纯度 | 90% |
| 分子式 | 5392-40-5 |
【中文名称】柠檬醛
【中文同义词】2,6-二甲基-2,6-辛二烯醛;3,7-二甲基-2,6-辛二烯-1-醛;3,7-二甲基-2,6-辛二烯醛;橙花醛;牻牛儿醛;柠檬醛;香叶醛;
【英文名称】Citral
【英文别名】 3,7-Dimethyl-2,6-octadienal; citral (cis+trans); Citralcistrans; Citral Extra. nat.; Citral synthetic; Citral; (2E)-3,7-dimethylocta-2,6-dienal - (2Z)-3,7-dimethylocta-2,6-dienal (1:1)[1]
【CAS号】5392-40-5
【分子式】C10H16O
【分子量】152.23
【EINECS号】226-394-6
2物理与化学性质
无色或微黄色液体,呈浓郁柠檬香味。无旋光性。有顺反异构体二种。用亚硫酸氢钠处理,顺式溶解性极微,而反式却很大,故可将两者分开。
顺式柠檬醛(橙花醛):
【相对密度】0.8898
【折射率(nD20)】1.4891
【沸点】118~119℃(2666Pa)。
反式柠檬醛(香叶醛):
【相对密度】0.8888
【折射率(nD20)】1.4891
【沸点】117~118℃(2666Pa)。
柠檬醛溶于油类、丙二醇和乙醇,不溶于甘油和水。
天然品存在于柠檬草油(70%~80%)、山苍子油(约70%),柠檬油、白柠檬油、柑橘类叶油等中。
柠檬醛在硫酸作用下能环化生成对异丙基甲苯。在碱中不稳定,强碱作用下能被树脂化。[2]
3简介
柠檬醛a(又称香叶醛、反式柠檬醛)为无色油状液体,有柠檬香气;沸点229℃,密度0.8888克/厘米(20℃);在空气中易氧化变黄。柠檬醛a用氨性氧化银氧化得香叶酸。
试剂柠檬醛
柠檬醛b(又称橙花醛、顺式柠檬醛)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;沸点120℃,密度0.8869克/厘米(20℃)。两种异构体都溶于乙醇和乙醚。
通常情况下柠檬醛是以上两者的混合物,为淡黄色有柠檬香味的油状易挥发液体,难溶于水,可溶于乙醇、乙醚、丙二醇、甘油、矿物油等有机溶剂。相对密度0.891(25/25℃),沸点228-229℃。存在于柑橘油、柠檬油、柠檬草油、山苍子油、白柠檬油、马鞭草油等植物精油中
柠檬醛可从精油中分出;也可从工业香叶醇(及橙花醇)用铜催化剂减压气相脱氢得到;也可从脱氢芳樟醇在钒催化剂作用下合成。柠檬醛可用于制造柑橘香味食品香料,因易氧化并聚合而变色,只用于中性介质中;还用于合成异胡薄荷醇、羟基香茅醛和紫罗兰酮,紫罗兰酮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。柠檬醛是一种萜类化合物。[3])、柠檬草油(80%)、丁香罗勒油(65%)、酸柠檬叶油(35%)和柠檬油,工业上可以从天然精油中分离而得,也可由化学合成制备。
③以甲基庚烯酮为原料合成
乙氧基乙炔溴化镁与甲基庚烯酮缩合生成3,7-二甲基-1-乙氧基-3-羟基-6-辛烯-1-炔,经部分催化加氢得烯醇醚,后者用磷酸水解和脱水得柠檬醛,得率按甲基庚烯酮计为68%。也可由乙炔与甲基庚烯酮缩合制得脱氢芳樟醇,然后在缩合硅砜催化下,在140~150℃和惰性溶剂中重排得到柠檬醛。
④从山苍子油中分离(这是中国生产柠檬醛的主要方法)
⑤由柠檬草油或山苍子油用分馏法或亚硫酸氢盐法分离而得。由香叶醇、橙花醇或芳樟醇在铬酸催化下氧化而得。